畜禽养殖可视化监管系统!
政策法规:
一、2018年畜牧业工作要点
1、启动现代化示范牧场创建:以生猪、奶牛等主要畜禽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创建100个示范牧场,提升现代畜牧业设施装备水平和智能化水平。
2、..推进养殖场、生产企业信息直联直报:打造养殖场监管监测一体化数据服务平台,扩大养殖场数据自动化采集试点范围。
3、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奶牛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三个重点环节监管,整合提升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监管监测信息系统,实现生鲜乳收购运输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二、“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1、“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推广应用。
2、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建成一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物联网示范基地;研发一批农业物联网产品和技术,熟化一批农业物联网成套设备,推广一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加强推广应用。
业务定位与对应关系
畜牧业业务问题与痛点:
1、感知能力: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理念根深蒂固,信息化发展缓慢,环境感知能力弱
2、信息落后:生产数据采集、保存、共享的手段方式落后,信息相对闭塞
3、监管不足:监管方式以人到场监管为主,缺乏有效途径,系统集成度低、整体效能差
4、追根溯源:大部分养殖/屠宰场没有或缺乏图像、文本信息记录,无法追踪问题肉的本源
畜禽监管基本需求
1、养/屠过程可视化:实时监控:包括对养殖/屠宰基地的全景监控、畜禽个体生活状态监控、人员行为监控等
2、质量安全可追溯:录像抓拍:从圈舍到销售中定时抓拍图像或录制视频,供政府/农企追溯问题发生的环节
3、环境监测与控制:通过动环主机接入第三方各种环境传感器,叠加到监控画面中直观显示
4、中心联网与应急:建设监控中心,对环境变化、动物生活情况进行全程监管及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指挥
根据畜禽监管基本需求将畜牧业呈现可视化服务业务(养-运-屠/收)
总体架构
场景一、养猪场点位部署
场景二、养鸡场点位部署
畜禽运输车车载监控
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借助物联网、视频监控技术,通过运用条形码、二维码、RFID标签及手持终端等设备,对农产品的生产、运输、仓储、加工及零售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环节进行信息化、可视化跟踪,共享全链条关键环节信息,追溯问题发生的节点,帮助企业规范作业流程,防范作弊行为,同时协助政府做好监管工作。
中心联网与应急
监控中心
政府监控中心接收各个生产基地实时上传的环境监测数据和视频监控图像数据,政府人员可查看各地市养殖环境信息和实时生产情况,便于统一规划和指挥农业生产行动,还可为后期的生产性研究、资源合理调度、畜产品质量追溯、大数据分析等不断积累基础数据。
软件平台-系统业务架构
用户价值
1、生态效益:系统通过布设在畜禽圈舍内的物联网传感设备和监控摄像机,实时监测与控制温室内生产环境信息,..畜禽个体始终生活在一个良好、适宜的环境中,切实提高养殖管理水平,使畜产品产量和品质得到直接提升,杜绝滥用抗生素,有病立即治,..当地养殖户、养殖企业走上高产..、安全可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
2、经济效益:代替人眼进行..不间断盯防,及时发现动物异常,..时间进行处理,大大节省养殖人员在日常看护上投入的人力和费用,提高间接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畜禽养殖场地处偏远,因监管人员有限,传统的“走访巡查”方式很难对全局监管到位,系统可以实时上传环境监测数据和视频监控图像数据,使政府人员实现对当地所有接入系统内的养殖过程进行统一监看和督查,还可为后期养殖技术研究、资源合理调度、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大数据分析等不断积累基础数据。